交通事故、财产纠纷、劳动纠纷……现代社会中,越来越多的人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利益。但是,许多人对法律一知半解,在各种纠纷中,需要懂法的人帮忙支招儿。于是,律师出现在人们生活视线中的频率越来越高。
一想到律师,人们就会想到打官司,担心法律咨询费用。8月26日是全国律师咨询日。当天,记者在许昌市法律援助中心了解到,无论是帮助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中心,还是社会上的律师事务所,大多数律师接受法律咨询不收费。
当天上午,记者来到位于市区望田路的市法律援助中心时,律师盛亚辉正在接受一名市民的电话咨询。记者了解到,在市法律援助中心值班的都是专职律师,他们来自我市各大律师事务所。每个律师事务所轮流值班一个月,接待人民群众进行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。
盛亚辉是河南先利律师事务所的一名律师,这个月已来这里值好几天班了。这时,市民王会芳女士走进市法律援助中心,手中拿着一沓材料。两个月前,她的爱人驾驶三轮车和一辆汽车相撞。三轮车上的乘客受伤,将她的爱人告上法庭。王会芳家境贫寒,没钱打官司,便来到市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。盛亚辉了解她的基本情况后,让她填写法律援助申请表。
盛亚辉说,按照国家的规定,帮助弱势群体打官司是律师的义务。因此,每名律师每年都要代理几起法律援助案件。他认为,法律援助制度让许多打不起官司的人打起了官司,维护了自身的合法利益,体现了社会公平。他很认同这项制度,也很乐意人们走进法律援助中心进行法律咨询。
过了一会儿,一名男子打来电话咨询。记者在电话中听到,这名男子很急切地想了解误工费、伙食费等问题,电话里不断出现“我该怎么办,我该怎么办”?盛亚辉耐心地听完他的讲述后,开始帮他分析问题。“我感觉你的认识出现了偏差。你不应该按照人身损害赔偿来取证,而应该按工伤赔偿来取证。”
盛亚辉说,这名男子是在广州打工的许昌农民工,工作时受了伤,以为应该按照人身损害赔偿来处理,急着计算误工费、伙食费等费用。其实,他应该按照工伤赔偿来处理,正确的做法是到当地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,认定之后,再根据自身情况申请伤残赔偿。
“现代人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,遇到问题希望用法律为自己维权。但是在生活中,不懂法的他们往往会走许多弯路!”盛亚辉说,人们如果能及时通过法律咨询,让专业人士指点一二,就能少走弯路,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麻烦。
市法律援助中心副科长世华奎说,市法律援助中心于1998年成立,主要为经济困难或者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。起初,接受法律援助的人并不多,且法律援助案件很多都是刑事案件。但是,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人们的法律意识也在逐渐增强,向市法律援助中心咨询法律问题的市民日渐增多,且呈现一种新的情况:刑事案件少了,而有关劳动纠纷、离婚、妇女权益保护等的民事案件逐年多了起来,成为咨询的主流。
对于这一点,盛亚辉也深有感触。他1996年在许昌做律师,当时接手了许多轻微刑事案件。这两年,许昌不仅城市环境变好了,治安环境也变好了,取而代之的是家长里短的民事案件。“这说明人们在经济生活中越来越重视法律。凡事用法律途径解决,社会也因此变得更加安定。”他说。
法律援助的法律咨询和代理均是免费的。那么,社会上的律师事务所收费情况是怎样的呢?不少市民告诉记者,像广州的律师事务所,咨询一个小时要收费几百元。不知道我市的律师接受咨询收费不收费。
记者就此问题咨询了许昌市律师协会会长董振杰。他告诉记者,按照省司法厅的规定,律师在提供法律咨询时是可以收取一定的费用的。许昌的收费标准一般是每小时50元至100元。而实际情况中,大多数律师均免费提供法律咨询。
董振杰说,人们愿意走进律师事务所,进行法律问题咨询,说明人们有了解法律的意愿,并希望通过法律渠道解决问题。“律师免费提供法律咨询,有利于人们运用法律,有利于社会安定团结,也有利于法制社会的健全。”董振杰说。
不过,代写法律文书费和案件代理费是应该收取的。这个标准不等,按照案件的难易程度,由当事人和律师协商而定。
市法律援助中心副科长世华奎说,法律援助制度是一项民心工程。今年我市大幅放宽经济困难标准,将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调整为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,农村居民按照城市居民标准执行,扩大了法律援助范围,城乡人员平均覆盖率在82%以上。
他说,目前我市共有276名律师,找到他们有三个办法:第一是拨打12348法律援助热线,我市法律援助热线12348每天都会安排专业律师负责接听;第二是前往各法律援助中心,每个法律援助中心都有专业律师值班;第三则是前往社会上的律师事务所。“今年,市法律援助中心共接到法律咨询电话10700多个,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900多件。”世华奎说。